公室打电话去了。
柳鹏程则看起来另外几份询问笔录,是李满囤的几个“兄弟”的。
这几个人有的是李满囤在大墙里结实的,有的李满囤被赶出李家村之后在县城结识的。都跟随了李满囤很多年。
从他们几个的笔录来看。柳鹏程总结出了李满囤的几个“特点”。
第一,这人十分的聪明,他发迹既不是抢到了什么古董,也不是去闯北了,他也没有那么大的本钱。实际上他是去粤都当倒爷了。凭着几百块钱的本钱,倒腾电子产品,具体点就是电子表和计算器。
但是古董的事情,闯北的事情都是他放出的风声,就是不想让大家知道他是怎么赚的钱。所以不能是古董的原主人或者是闯北时候惹下的仇人,因为这俩事儿就根本不存在。
第二,这个人的发迹还是比较“干净”的。当然干净的前提是他和他的弟兄们都太有名了,当初在县城里是威名赫赫啊,加上又都是大墙里“深造”出来的。uu看书 也没人敢在虎口里夺食。而且对于生意上的事情,他想得很开,帮助过很多“后起之秀”,兄弟不理解,他就说,反正钱我们又不能都赚完,不如送个人情。
所以这人在商界几乎是“仁者无敌”状态。死于商场仇杀的可能性也没有。
第三,李满囤开始做生意之后,实际上已经不管“江湖”上的是是非非了。所以死于江湖仇杀的可能性几乎没有。
柳鹏程拿了一张纸,写了李满囤能确定的三种仇人,那种值得要他命的仇恨。
首先就是李家村的人,这小子在李家村干了太多坏事了,连人家祠堂都烧了,这和撅人家祖坟也没有太大区别了。
第二就是他得势的时候弄死的人的后代或者亲属。当初这小子祸害的可远远不止一个李家村啊!
最后就是由于他极为特殊的“爱好”给自己作的死了。
就在柳鹏程一边看笔录,一边在纸上写写画画的时候,纪处长回来了。
纪处长说道:“查清楚了,当年王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