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胜之所以动了这个念头,其实并不是因为唐斌转述得江鸿飞的这番话,而是因为他们三个在梁山泊这里待了两个多月的所见所闻。
关胜三人左等,梁山军不出战;右等,赵宋朝廷又不派水军过来。
那关胜三人肯定无所事事。
梁山泊这里的民众又恨关胜他们入骨,完全不把他们当成是来救自己的。
关胜他们因此很好奇,不明白梁山泊这里的民众为什么对江鸿飞和梁山好汉这么死心塌地?
于是,关胜三人就轮番乔装打扮,去附近一探究竟。
这一探之下,关胜三人全都沉默了。
经过关胜三人的观察,梁山泊这里的民众,家家丰衣足食,人人安居乐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土地,全都没有永远还不清的债务,也没有累死人的各种无偿地差役,他们全都对未来充满了希望,而且有些人在半年前还只是吃不上饭的流民。
而他们这些前来攻打水泊梁山的宋军成了梁山泊这里的人好日子的唯一变量,这里的人能不恨他们入骨吗?
另外,关胜三人听到了江鸿飞和梁山好汉干得很多好事,赈济数百万灾民,长年累月地义诊,惩恶扬善,如果站在贫民的角度看,说江鸿飞是盖神佛、天大圣,丝毫都不为过。
而且,凡事最怕的就是对比。
静下心来以后,关胜三人想了想他们一路从蒲东到京师、再从京师到梁山泊的见闻。
京师就不说了,那里毕竟是赵宋王朝的中心,虽然仍旧不能跟梁山泊这里相比,但也不算差。
至于其它地区?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在宋境内,一片凄惨之景,百姓无不衣衫褴褛,憔悴的面容上写满了生活的艰辛,他们食不果腹,挣扎在生死边缘,却还要忍受官府的压迫和剥削,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绝望,似乎在向苍天乞求一丝生机。
再对比梁山泊这里的人的幸福生活。
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关胜三人问彼此:“我等来剿水泊梁山,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