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郑找来一根五米多长的钩子,跟刘清泉相互配合,花了好大一会功夫,才算是将焦疙瘩扒拉了出来。
哐。
掉在地面铁板上,李爱国瞅了一眼,足有人头那么大个,躺在地板上冒着灰烟。
随后,刘清泉和老郑又从炉膛内扒拉出五个焦疙瘩。
摆成一排溜,个个冒着熏人的焦炭味道。
刘清泉骂骂咧咧“咱们是客运列车啊,上煤组的那帮家伙,怎么整这些劣质煤坑人。”
“不一定是劣质煤的原因。”
李爱国总觉得不对劲,只是这会想不明白,只能让刘清泉注意炉膛,要是遇到焦疙瘩,第一时间扒拉出来。
等火车头回到机务段,送到整备车间,让专业师傅检修一遍。
在随后的行车过程中,因为炉膛内的火一直烧不旺。李爱国不得不把汽门开大一点。
刘清泉和老郑两人忙得气喘吁吁、汗流浃背,总算是稳住了汽压表指针不断下降的趋势,勉强将汽压稳定到14千帕。
当然,李爱国身为老司机还有几个招数可以用,
比如启动自动加煤机和借水。
只不过这两个办法都有弊端,所以只能让刘清泉和老郑辛苦一点了。
131列车此时冒着浓浓的黑烟、喘着粗气、慢吞吞地行进,就像是一头没有填饱肚子的老黄牛。
不过好在没有晚点,准点抵达了津城。
李爱国在交班的时候,把炉膛的问题反映给了正班司机曹文直。
“害,每年的冬运是铁路运输工作最为艰难的时期,你小子是今年才成为火车司机的,不清楚以前的事儿。”
“咱们这帮跑客运的还算好一点,货运车间那些火车司机们更加辛苦了。”
曹文直从兜里摸出根烟点上。
浓郁的烟雾也无法掩盖其愁苦的面容。
李爱国还想请教两句,见发车时间已经到了,只能将疑惑按压在心中,转身回了宿营车。
躺在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