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笑着替他做了解释。
参加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技术员随身携带水文监测装置是合情合理的事儿,谁也没有怀疑。
张婶和那些老婆子小媳妇儿显得很积极,屋子很快被整理了出来。
周文忠指指隔壁的屋子,笑着问道:“张婶,这家人的门上咋贴了红喜字,是不是刚结婚?”
“是陈中浦家啊,还没结婚呢,不过也快了。
你到时候要是不搬走的话,说不定能喝上喜酒。
中浦那孩子是个懂事儿的。”
“那太好了,我最喜欢凑热闹了。”
一间屋子内摆了两张木床,老猫送去了一些生活用品之类的,摆在屋子里。
不消片刻功夫,屋子就跟一般的宿舍没有什么区别了。
借口晚上要上夜班,周文忠把那些热情的大婶请了出去。
这时候,一个身穿电力局工人制服的年轻人戴着棉纱口罩,带着两个电力工人从外面走了进来。
他的肩膀上挎着一个帆布包,包上有“水电公司13”的字样。
不用街道办的同志介绍,王婶就知道他们是电力局的工人。
看看那一大盘电线,她笑着问道:“拉电呢?”
“是啊,为了给支援咱们的同志,创造出优质生活条件,我们局里决定先把电拉上。
不过你们放心,我们会按照灯泡的数量计算电费,不会走你们大院的总电。”
李爱国用标准的普通话回答道。
“哎吆,小同志。看您这话说的,人家大老远帮咱们改造长江。
用咱们一点电,我们要是不愿意的话,那不是太小气了吗。”
“是,是”
做特殊工作的,最不喜欢遇到这些热情的住户,不但会浪费时间,还有可能在言语中露出破绽。
好在有街道办的干事在旁边,以不要影响工人师傅工作为理由,把那些老婆子小媳妇儿请了出去。
李爱国这才带着两个工人进到了屋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