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包花生米。
易中海虽不愿意,但是也只能当做没看到。
吃完了饭,骑着自行车冒着风雪来到了机务段里。
今天李爱国不行车,但是要帮着后勤科的同志发放暖宝宝。
前阵子的暖宝宝已经分发到了铁路一线职工手中。
暖宝宝凭借独特的功效,很快就受到了铁道职工的欢迎。
有些职工甚至愿意花钱购买暖宝宝。
隔壁兄弟单位在得知有暖宝宝这种御寒神器后,也纷纷向前门机务段求购。
鉴于暖宝宝的需求量很大,前门机务段扩大了生产规模,一共“招募”了将近三百个职工家属。
同时,成立暖宝宝三线厂的规划书已经递交到了铁道部里,等到明年开春能开工建设。
这一批总共是五万张暖宝宝。
给前门机务段的职工们发放了三万张,剩下的那些一部分分给了哈市机务段、郑洲机务段等几个兄弟单位。
还剩下一部分暖宝宝装在纸箱子里。
纸箱是牛皮纸糊成的,在这年月特别少见。
看到李爱国走进仓库,后勤科刘科长将一张单子郑重的交到他的手里面。
“李司机,这里面有两千张暖宝宝,全都是信得过的职工家属制作,并且每一张都登记了制造者的姓名,还经过两次检查,绝对不会出现任何问题。”
“辛苦了,老刘。”
“这是我们机务段的光荣,我不辛苦!”
刘科长是铁道兵出身,一想到这些暖宝宝将要发挥的作用,就忍不住激动了起来。
李爱国在拿着单子跟暖宝宝核对了一遍后,在上面签上了名字,把单子递了回去。
装有暖宝宝的箱子被一双结实的胳膊抱起来,离开了后勤仓库,放在了自行车的后座上。
箱子离开了机务段,畅游在充满历史气息京城街道上,一路前行,最后来到了总政大院。
箱子在这里更换了主人,乘坐上嘎斯吉普车来到了一个幽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