妹,他们身上穿的都是用旧工装改成的衣服,跟个小大人似的。
他们大眼睛忽闪忽闪,透着股机伶劲儿,满脸都是好奇。
“我们总坐船,可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箱子。”
“这箱子比大卡车都大呢。”
李爱国把钢丝绳拧紧了,站起身笑着跟他们说:“这个啊,叫集装箱,是专门用来运货的。”
“那这集装箱怎么搬到船上的?是叔叔你扛上来的吗?”小女孩晃着马尾辫说道。
“叔叔可没那么大的力气,这是码头上的吊机吊上来的。”
“呀,吊机啊,那也太有意思了,可惜咱们没看到怎么装船。要不然回去后,能够跟小壮他们讲了。”男孩子一脸惋惜。
小女孩一听,胸脯一挺,眼巴巴地跟李爱国说:“叔叔,您能再吊一遍不?”
李爱国:“.”
这时候,一个穿工装的女同志急急忙忙地跑过来了。一看两个孩子在这儿,才松了口气。
“小齐,小思,你们俩跑哪儿去了,可把我急坏了……”
“娘,你看,叔叔弄了个这么大的箱子,是用吊机吊上来的呢。”
女同志一看李爱国手里拿着钳子,有点不好意思地说:“同志,真是对不住啊,这俩孩子打扰您工作了。”
“没事儿。”
这会乘客们还在上船呢,船上乱糟糟的。
女同志怕这俩调皮孩子再跑了,再加上他俩对集装箱挺感兴趣,就干脆在甲板上待着了。
李爱国一边接着检查钢丝绳,一边跟女同志唠了几句。
这才知道女同志叫刘芳,是汉口纺织厂的工人。
这次带着两个孩子来津城,是因为孩子他爹在津城机务段上班。
“我们本来打算乘坐火车的,大陈却说我跟孩子们都没坐过轮船,便买了船票”
刘芳说这话的时候,脸上洋溢着肉眼可见的幸福。
也难怪,一家人分隔两地,要是感情不好,早就闹分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