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需要资金投入,还需要割掉一些教育既得利益地区的肉。高校招生,分省录取,京、沪等聚集一流大学的地区,往往近水楼台先得月。高考录取率上,大城市占优势,其实早就是公开的秘密。当然,我们秦省也不差,在大学招生数量不再增加的前提下,要实现各省相对公平的招生计划,势必牵涉到一些地区的指标缩减。这块“肉”,当地教育界不愿割,考生家长不愿割,招生院校为了获得本地资源的支持,也并不乐意配合。
教育不公,归根结底是发展的不公。但是,我们不能等着发展跟上了,才消极被动地解决教育不公问题。实现教育公平应有超前意识,就是要有‘割肉’的勇气。否则,我们老是会陷入这样的循环怪圈:因为教育没搞好,所以发展跟不上;因为发展不够好,所以教育办不好……搞好教育公平,有些时候就要拿出砸锅卖铁的态度来。况且,其实锅也不用砸,铁也不用卖,单单少盖几座大楼,少修几个广场,也许就有很多教师的待遇因此提高。
田书记刚才说的问题,我认为问题不大,中考是全市范围内比拼,不存在任何影响。高考时全省范围内比拼,据我所知私立学校长安市占了绝大部分,其它各市并不多,长安市的优质教育是其他市不可比拟的,占便宜的是咱们。而且,以长安为试点,总结经验,下半年要在全省取缔私立学校。我们大学的指标、名额就在那放着,不会因为我们取消了私立学校就减少全省的招生名额。让大家在更公平的平台和起跑线上竞争,是更多普通家庭的心声。
至于取消私立学校后学生的去向,遵循一个原则,按照户口所在地的学区就近入学,或者按照父母工作地、住所就近入学,秋季招生则完全按照学区划分。”
副市长姜小林问道:“省长,加大校外培训机构整治力度,这个界限如何把握?”
“学科类的教培全部取缔吧!这是咱们能做到的维护教育公平最大努力。但是由于家长对孩子的期盼值、重视程度不同,教培不会轻易消除,我们只能加大查处力度,禁止在职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