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万,12个市级粮食局长贪污腐败金额目前核实了近4个亿,剩余人员核实了2个亿,这仅仅是不到一周的调查结果,初步估计涉及资金不会少于10个亿。大家想一想,这些钱是用来干什么的?是来保障全省人民的口粮,包括在座的各位!
保障粮食安全,事关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长治久安!但事实是粮库设施建设、粮食运输、企业投资经营、粮食收储库点资格审批等方面,成为违纪违法行为高发区。有的干部利用权力搞不法勾当,粮食收购、储存环节,被这群‘粮耗子’盯上了!压低粮食收购价格,虚增粮食损耗量,违规倒卖政府储备粮,签订虚假动态储备粮采购协议,截留轮换粮销售收入……一些本应是粮食的‘看门人’,利用诸多手段大量谋取私利!
比如,八百里秦川产量大市汉江,市粮食储备库原主任,用到期轮换的旧粮顶替新粮入库,虚构900万公斤粮食交易,违规套取保管费用补贴、轮换费用补贴200万元;虚报粮食购销入账价格,在粮食购销商与储备库的购销业务往来中形成粮食差价,套取、截留粮食购销款200余万元,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等等!与之相对应的是,财务等关键岗位人员的监督流于形式,不仅不敢坚持执行相关制度规定,对违规行为‘说不’,甚至主动配合,形成窝案。
行业垄断、管理体制机构不顺、内外监管缺失,致涉粮腐败多发。涉粮领域曾是‘冷门’行业,长期被忽视,尤其是国有粮食企业落实改革要求不到位,普遍存在政企不分、政策性业务与经营性业务未彻底分离等问题。粮食局和购销公司大都是两块牌子一套班子,既是政策的执行者、制定者,也是市场的主体,成为监管缺位的重要原因。
我不是危言耸听,如果灾难突如其来,我们该如何应对?老百姓去吃那些陈粮旧米?这个责任谁来承担?谁敢承担?谁又承担的起?面对种种乱象,涉粮腐败已成大患,抓‘硕鼠’要出重拳,必须全方位为我省保障粮食安全保驾护航,坚决守护好人民群众‘粮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