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涛的烙印。
三十多岁的正处级干部,能力有,推他一把很顺手。
王鸿涛越来越发现,手里可用的人太少了,想要成就一番事业,总得有一大群志同道合的人在身后推着你前行。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最起码各省都要有“自己人”吧!你要非说这是山头主义,也说得过去,无论谁走到这一步都会这么想、这么做,上下五千年,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既然给了权,就不能过期作废,这种机会不会常有,也就是领导太重视清欠工作了。
黔省正在经历动荡,不拿下几个省部级是不可能的,如何利用这大好机会安排一些人,安排谁,都要认真思考。
省委秘书长已经走了,暂时指定了副秘书长饶世飞,最好能重用一下,对他也算有知遇之恩。但直接接任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有些冒失,王鸿涛不愿在人事调整上打破常规、受人诟病。
如果省里再有了空缺,调谁来?脑海中里面浮现出两个名字,卫卫、林子帆!还有刘佗,看看去哪合适。小斌,留在省里作用不大,该去上级单位了。
想过来、想过去,就这几个人,最多还能想起秦、滇两个地方的一些领导干部,王鸿涛意识到人手的重要性,必须要把一部分精力用在大力发掘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了。
正想的出神,刘佗敲门进来了,笑道:“书记召唤,有何指示?”
“刘佗,到了省会有几天了吧?怎么没动静?一点进展都没有?”
刘佗苦笑道:“书记,有些着急了!我才刚来,材料都没整理好!”
“时不我待呀!我总不能一直在黔省待着,你要是手里有线索,无论涉及到谁都放手调查,不要有丝毫的顾虑!”
“书记,我明白。昨晚陈书记打来电话,让我完全听您的指示,全力配合清欠工作,知道黔省事了,估计我的陪伴书记左右,您不走,我也走不了。”
王鸿涛笑道:“这是好事,有你这个纪委副书记坐镇,办事能方便不少,德明书记这个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