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
“部队呢?”
“不清楚。”
张庸摇摇头。装作含糊不清。
他是根据三年后的诺门坎战役编织的假情报。日寇进攻出发地确实没错。
但是,日寇参与战役的主要部队,第23师团,在什么位置,他并不清楚。
甚至,第23师团是否已经成立,他也不清楚。
万一说的太详细,结果适得其反,反而无法钓鱼。羚羊挂角,若隐若现,才是最诱惑的。
“七号作战计划?”
“也有可能是八号。无法确定。”
张庸又模糊不清。
其实,日寇那边,应该是八号作战计划。
这个八号作战计划是真实存在的。而且,在两年前,就已经逐渐成型。
具体的进攻路线,张庸记不得了。只记得,是按照石原莞尔的设想制定的,日寇陆军需要扩编90个师团,陆军航空兵需要扩编到300个中队。然后对苏发起全面进攻。
这个数据是非常夸张的。
即使没有诺门罕战役,日寇也不可能达到这样的兵力编制。这根本就是要日寇陆军马鹿的老命。
他们去哪里有那么多的资源,可以编组90个师团。还有三千多架战斗机。
如果算上后期的损耗,没有150个师团,根本搞不定。光是陆军前线部队,就得300万人以上。
然而,日寇资源分配的重心,始终还是在海军。
这个八号作战计划,其实是建立在日寇用多年时间休养生息,不在关内扩大战事,埋头发展东三省,以此作为进攻基地。集中全部力量对付北极熊的基础上的。
后来,随着卢沟桥事变爆发,日寇陆军陷入华夏战场,越陷越深,八号作战计划,也就没有人提起了。
连华夏战场都无法应付过来。还去哪里凑90个师团北上?开玩笑呢!
张庸现在故意抛出来,就是想将水搅浑。
眼下,卢沟桥事变尚未爆发,日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