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家家都有其地,这不是仁政吗?”
魏申又反问道:“竟然孟轲先生既然说了我们魏国实行了仁政,那为何说我魏国的变法只治标不治本?”
孟轲又说道:“为何我说魏国的变法是只治标不治本,那是因为并没有将所有的仁政用在百姓身上,现在的魏国国君一日所食高达百户之家所用,这难道算仁政吗?过多的发动战争导致百姓春耕不能耕种,秋天不能及时收割,这算仁政吗?国君的园林占地方圆百里,又不允许百姓前往打猎园林打猎,导致百姓每次要前往很远的地方去打猎,这难道算仁政吗?一到冬天,国君生穿丝绸貂皮之衣来保暖和百姓却身穿单衣,依然在冬天里做活,这难道是仁政吗?魏国的大多数百姓只知道射箭比武,不知道仁义道德,这难道算实行的仁政吗?”魏申听后竟然无法反驳孟子的话。
用眼神示意了一下王小,王小起身说道:“先生,你这话说的不对,我们魏国国君不允许百姓去他的园林里去打猎,那是因为埋葬了大儒段干木,魏国的百姓大部分进行射箭比武,不是不知道仁义道德,而是周围的国家都想入侵,我们不得不要进行射箭比武,如果不进行射箭比武的话,那我魏国不就成了待宰的羔羊?”
孟轲听完也笑着笑说道:“君子六艺,也说到过射、御两类,但是据我所知,魏国一旦发生一点矛盾,就要进行射箭比武,而不是通过道理来进行,反而却是用着武力来解决,这难道算是实行的仁政?如果是实行了仁政的国家,那么他的国内百姓不会因为一点点的小事情而闹得需要拔剑比武,而且这位学子也说过,那个园林里面埋葬的大儒段干木,那么魏国国君为何要在那个园林里打猎?据我所知,那位段干木可是你们魏文侯的老师,既然是你们祖先的老师,都不如此尊敬,这算是仁政吗?不知两位学子,我说的对不对?”
魏申和王小听后已经完全无法反驳,只能躬身说道:“听先生之言,如读十年书!”
孟子又说道:“孺子可教也,诸位学子,你们要记住,以仁政治理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