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从卫家和离出来,再助你另寻如意郎君。”
“但这是最坏的打算,你如今日子好好的,自是要好好过!莫要让旁的女子,影响了你,知道吗?”孟氏叮嘱道。
周筠之点点头,知道舅母这是真心把自己当女儿疼。
虽然在听了舅舅的往事以后,周筠之觉得这其中可能有些许误会,但这么多年过去了,误会也不是她说两句就能解释清楚的。
好在眼下,舅舅和舅母夫妻和睦,舅母也没执着于那些事。
见周筠之把盒子收下了,孟氏心中大安。
又带着周筠之说了些家常,眼看天色不早了,才肯放她离开。
走了一趟狄家,周筠之从狄家带回来了不少东西,都是狄家陆续塞给她的,那装了避子药的盒子放在中间,并不显眼。
坐在回程的马车上,卫沉霁倒是久违开了口:“夫人,舅父为我请了一位先生,来府上为我指点一二。”
狄绪方为卫沉霁请了一位翰林院辞官的老先生,打算年后来卫家指点卫沉霁一二,帮助他入仕考官。
周筠之听到这话,点了点头:“舅舅既然花了这个心思,你便好好学。”
舅舅对她向来是极好的,所以就爱屋及乌,也照应了卫沉霁的学业。
找先生怕只是其中一件事,另外的,等卫沉霁考上以后还会有人给他安排,确保他官途亨通。
周筠之对这些事并不意外,世族大家都是这么操作的,确保家中的子嗣也能入朝为官,家族兴旺。
她舅舅虽是武官,但照拂一下小官不是什么难事。
“舅舅对我乃是极好,只是,我早已请了长辈的故交年后来府上指点我学业。听说那两位先生年轻时在朝廷上有些龃龉,怕两位先生碰面后不大好。见舅父如此热心肠,我当时不敢推辞,打算回去以后,再派人过来传话,还盼夫人帮我解释一二。“卫沉霁认真道。
周筠之正打算点头,但又听出了点不对劲的事。
两人之间有龃龉,为什么卫沉霁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