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其余的人都姓王,据说是清朝时期几兄弟逃难到此,才有了这个村子。村子不大,只有二十一户人家,从头到尾,几分钟就能走个来回。
在村子礼堂的外墙上至今还留着“伟大的领袖XXX万岁,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万岁”这些大字,许是时间太长,原来的深红色也变成了现在的淡红色。
“瘦猴子,二狗,你们几个回家说一声就过来吧....”走到村头,张阳就停住了脚,他家就在村口处。
张阳家原本是村里的一座老地主的家,不过在那十年中,经常被“斗地主”,所以最后死的死逃的逃,最后这做院子就变成了知青下乡的住所了。
不过随着知青走的越来越多,本来十几个人的院子,现在只有张阳父子二人了,偌大的院子显得有些破败。
“爹,我回来了,我今年又考了第一.......”
张阳一进门就大声嚷嚷起来,和刚才那些小伙伴们说的川话不同,此刻张阳说的却是较为地道的普通话,那个年代,估计除了北方过来的人说的话可能京腔味儿重一点吧。
“你个臭小子,吼什么吼,是不是又干坏事了?”
俗话说知子莫若父,听到张阳的声音后院子里的中年人站直了身体笑骂了一句,每个学期都要被老师“请去”好几回,他很了解自己儿子惹事的本事。
张阳的相貌和父亲有几分相似,不过比起张东昌刚毅的脸庞,张阳的脸型却稍显柔弱。
记得在张阳小时候,别的寨子的人来做客,总是夸张阳这女孩真漂亮。
弄的六岁的张阳独自一个人爬上了青城山顶,说是要去拜师学艺做个真正的男子汉。要不是山上没和尚庙,估计张阳都敢把头发剃了去出家。这样别人就不会说自己是女孩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