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不喜欢新政呢?”
朱栎挑着眉毛问道。
“这不是明摆着的事情么?”
“老祖宗定下来的规矩,上到帝王,下到百姓,自当遵循!”
“满朝文武,衮衮诸公,若不是念及祖宗规矩,又怎么会落得一个人头不保的下场?”
方孝孺却是不以为然地冷哼道,这思想观念还真不是一般的固执,张口闭口都是老祖宗的规矩!
“你这些话也就在本王面前说说,以你的性子,已经不适合待在如今的朝堂之上了,改革乃是大势所趋,朝堂也会是改革的第一步,你的戾气太重了,若是让陛下听到你刚才的话,怕是同样人头不保!”
朱栎有些无奈地叹了口气。
“为人臣子,在君王行昏聩之举时,理当死谏,也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若是真有那个机会面圣,方孝孺死不足惜,也定然要对圣上劝诫一番!”
方孝孺却是语气激动地辩解道,似乎已经将身死置之度外了!
“死谏,不就是为了留一个名声么?”
“名声真有那么重要?人都死了,那就什么都没了!”
朱栎摆了摆手,感觉跟这个老顽固聊天,还真的是太累了,因为他知道这老家伙的确不怕死,而且说话也非常偏激!
要不然他也不可能在历史上被朱棣直接灭了十族了!
“身虽死,名可垂于竹帛也,有何惧哉?”
方孝孺却是脖子一梗,毫不在乎的朗声说道。
不知道的,还以为这老家伙立马就要慷慨就义了呢!
“看来,你是真的对当今朝廷的改革之举,有很大的意见啊?”
朱栎直勾勾地盯着方孝孺,发现这老小子语气当中满是怨念,火药味十足,更本就不像是正常探讨问题的样子,更像是一种情绪的宣泄!
“其实……下官也不知道朝廷究竟要怎样改革,只知道因为改革的事情,已经死了不少贤良!”
“下官的至交好友,礼部左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