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半月后易中海和贾张氏才见到王主任,此时王主任脸上满是疲惫之色,见易中海贾张氏进来,皱眉道:“易师傅你怎么来了?”
易中海客气道:“王主任,这不是要实行票据制度么,我们院贾家情况您也知道,他家就贾东旭一个人有城市户口,眼下媳妇又怀孕,要是没定量以后这日子可怎么过,你看能不能将贾家媳妇户口迁过来?这样一来孩子将来也有定量吃。”
王主任这几天因为这事儿忙的昏天黑地,此时听说易中海要给贾家媳妇迁户口,无奈叹息道:“易师傅,不是我不给你办,现在像贾家这样的家庭多了去了,都是当时贪村里那点粮食不肯迁户口,可现在管的严我也没办法,即便有一两个名额也要排顺序。”
易中海闻言皱眉道:“王主任,真一点办法都没有么?”
见王主任点头,易中海苦笑道:“那他们家没定量以后可怎么生活?”
王主任也知道一大家子就一个人定量肯定不够,可谁让你当初贪农村那点粮食呢,这怨不得旁人于是叹口气道:“现在也只能买议价粮,看看以后政策有什么变动,有机会一定给她迁户口。”
易中海明白现在想转户口的人太多,王主任也不可能给贾家开后门,苦笑道:“那也只能这样了。”
好在鸽子市刚形成,粮食价格也不是太高,贾家负担还不算重,只是从二合面变成窝窝头,这让贾张氏天天骂娘。
秦淮茹也是无可奈何,人都已经嫁过来也只能认命,好在再怎么难也比在村里好过。
市面上公私合营已经轰轰烈烈开始进行,个人做买卖令行禁止,就这样来到了五五年三月。
贾家门口,贾张氏抱着大孙子棒梗见人就炫耀,说以后大孙子一定当大官儿云云,并且时不时讽刺林初然,结婚这么久也不见动静是个不下蛋的母鸡。
这让林初然十分气恼,其实是林阳说她岁数小,现在要孩子对身子不好,所以过几年在要孩子。
每次晚上行房,林初然是又怕又爱,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