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时的小麦产量:105斤/市亩,
大米:157斤/市亩。
两宋时期。
由于农业继续南移。
据《奏救荒事宜状》记载。
“每亩出粮二石。”
两宋时期的一石为49公斤,一亩为0.9市亩,
宋代的粮食产量为:小麦110斤/市亩,
大米为:220斤/市亩。
到了明清时期。
湖广熟、天下足。
已经达成了共识,
双季稻、麦稻两熟的轮作制度都在这个时候被推广开来,
农业科技大道高峰,粮食亩产量,小农经济达到高峰。
据《河间志》记载。
“一夫耕田三五十亩,亩收麦一石以上。”小麦的产量超过一石。
明清时期的一石为70公斤,一亩为0.92市亩。
因此明清时期的粮食产量为:小麦155斤/市亩,
大米为305斤/市亩。
从96斤/市亩到157斤/市亩。
用了600多年的时间,水稻的产量才从,
157斤/市亩到了220斤/市亩。
又用了500多年,水稻的产量才从,
220斤/市亩达到了305斤/市亩。
然后又用了100多年...
而此刻的朱元璋看到的则是600多年后的后世。
“天幕中是600年后了,如果再过600多年后。”
“说不定.......”
“说不定,后世真的可以将粮食的每亩产量提高一大截也说不定。”
“但是具体是多少呢?”
“400斤?”
“还是500斤?”
“还是更多?”
朱元璋此刻无比的期待。
如果能将水稻做到每亩产量500斤,
不说丰衣足食,至少后世都不会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