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尔是时代周刊的记者。
不过和那些声名卓著的大佬不同,他只是一个学术会议方面的兼职记者。
用他自己的话说,自己年纪大了,干不动了,那就退居二线。
他的任务就是奔走于各大院校,现场聆听那些学术大佬们开发布会,以确定他们又研究出了什么新东西。
并且他还要学会分辨这个新东西能不能成为下次周刊的头条。
对此,鲍尔有属于自己的一套分辨方式。
“听掌声。”
“当现场掌声绵软稀拉的时候,证明这东西可能只是一个小突破,完全不值得报道。”
“而当现场掌声宏亮,且延续十秒以上,证明这次是一个大突破,我们就可以拿这条稿子去给总编过目。”
“至于一点掌声没有,反而质疑嘘声不断的,那是娱乐杂志喜欢的东西,我们不需要知道,时代周刊有自己的矜持。”
鲍尔和身边年轻男子分享着自己的经验,眼中满是得意。
这是他几十年从业提炼出来的规律,百试百灵。
虽然年轻男子点了点头,但从他讷讷的神情鲍尔看的出来,这小子没懂。
他就纯是个菜鸟,就像当初的自己。
“不用着急,慢慢学,你还有时间可以适应,反正我退休还要等一年呢。”
他笑着安抚,还不忘指挥年轻人多拍几张帅气男人女人的照片。
可就在这时,会场突然安静了下来。
无论是台上还是台下,都没有任何声音,静得鲍尔能听到自己早上吃得羊角包在肠子里消化变成渣滓。
鲍尔脸色一变,立马抢过年轻男子手上相机,对准了会场。
几乎同时,会场内掌声冲天而起。
鲍尔连忙抓拍了十几张照片。
年轻男子愣在原地,还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
许久之后,他小声询问。
“老师,掌声如雷,且持续一分钟以上不断绝,这证明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