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八事变发生时,
驻沪上地区的华夏军队是十九路军。
1931年10月,
十九路军由江东前线调戍沪上地区。
蒋光鼐任总指挥,
蔡廷锴任军长,
戴戟任沪上警备司令。
全军下辖第六十师,
驻防姑苏、长州一线;
第六十一师,
驻防金陵、振江一线;
第七十八师,
驻防吴淞、沪上一线。
全军共3.3万多人。
11月初,
十九路军卫戍沪上后,
在沪上人民坚决抗倭行动的推动和影响下,
抗倭决心是非常坚定的,
但在组织上、实际准备很不充分。
当时十九路军到沪不久,
对敌情知之甚少,
而金陵国民政府抱定不抵抗主义,
并未向该军提供任何有关敌情。
一直到十九路军自己获得情报,
判断出倭国发动侵略战争已经不可避免,
才于1932年1月15日开始进行应战的军事部署,
而此时距倭国发动进攻的时间尚不足两周。
由于东瀛部队侵略形势的日趋严重,
为了达成一致意见建立统一战线。
1月23日,
十九路军在蔡廷锴、蒋光鼐、戴戟主持下,
召开了驻沪部队紧急军事会议。
会议上众人一致决心保卫沪上,
讨论和决定了一切必要的应变措施。
并向全军各部发出了:
“我军以守卫国土,
克尽军人天职为目的,应严密备战。
如东瀛军队确实向我驻地部队攻击时,
应以全力扑灭之”的密令。
24日,蔡廷错等到达姑苏,
又召集驻苏部队高级将领举行紧急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