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走了两个多小时,才到了城乡结合部。此时天已经大亮了。
这会儿经济才刚刚有些复苏的迹象,人们大多不敢明目张胆做生意,怕被当做投机倒把抓起来。所以摆摊也都是偷偷摸摸的。
苏蔓选了郊区一所棉纺厂外头摆摊,这个棉纺厂在市里也算大厂,职工就有好几百,附近又住着许多职工家属,人流量是不缺的。
现在差不多八点,正是工人们上班的时间,许多工人骑着自行车经过。
她也看到了几个同样手里拿着大箩小筐的,应该都是同行。
苏蔓特别注意了一下那些人带的东西,有鸡蛋、红薯、家禽……
很好,没有卖米面和猪肉的,没有竞争对手。
她选了一个比较显眼的地方,就把东西都摆了出来。
那些大米白面刚拿出来,就有好几个提着篮子的大妈围了过来。
“大米咋卖啊?”
“一毛八一斤。”苏蔓立即热情回道。
供销社的大米是一毛五斤,还要用粮票,农民自己拿来卖的大米,不要粮票一般就一毛八-二毛。
苏蔓拿出来的都是后世上好的东北大米,卖这价一点都不贵。
大妈们显然也是识货的,也没讨价还价,就把苏蔓的大米包圆了。
许多闻着信儿过来的,看到大米卖没了,就退而求其次买了面粉。
苏蔓带来的几十斤米面,没十几分钟就卖完了。
这也在她的预料当中,毕竟这年月,谁家粮食都是定额分配的,家里男丁多的,就紧紧巴巴,米面粮油那都是紧俏货。
米面虽然卖完了,可猪肉生意却还没开张。
也有几个人问了价,可都嫌太贵,不了了之。
毕竟米面是必须要吃的,肉却属于奢侈品。
倒是最先包圆了大米的几个大妈一直没走,围在那些肉前面翻翻捡捡。
“这猪肉咋卖的?”年纪最大的一个大妈问道。
“一块二一斤。”苏蔓知道这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