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它名义上的主人郑努,似乎并没有谁在意他。
而陈联不善于政治,在吞武里没有足够的政治人脉,所以赵学宁推动政策的时候,虽然他有一些考虑,但是最终也没有说出口。
于是赵学宁成功实现了自己的目的,开始在吞武里建设兰芳式集体农庄,将兰芳治理基层的一系列成功政策都复制粘贴到暹罗来。
这些农庄一旦建成,就是农庄自卫队同步成立的时候,农庄自卫队同步成立之后,就是赵学宁代表的兰芳势力在暹罗站稳脚跟的时候。
而到了那个时候,他以这些农庄为基础招募军队、打着为暹罗训练新军的名义训练自己的军队,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练兵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是用他国的人口资源,练本国的兵。
用完全的兰芳练兵模式,派遣兰芳的专业教官,向华人为主的暹罗新军传授兰芳式的作战方法,顺便再引入一些兰芳宣传部门的力量,向他们宣传兰芳的建国理念。
那么,这支暹罗新军到底是暹罗的新军还是兰芳的新军,可就真的不好说了。
而当这支军队成为暹罗的国防军的时候,也就是暹罗和兰芳真正“亲如一家”的时候了。
这个计划很稳,非常稳,只要兰芳军队不翻车,这个计划就稳如泰山。
而兰芳军队会翻车吗?
赵学宁觉得,可能性比较小。
共和国三年十月初,暹罗北部边境的诸多情报逐渐汇总到吞武里。
赵学宁带着自己麾下的军事将领和暹罗方面投靠自己的官员们开了一个联席会议,俨然把自己放在了暹罗之主的位置上,期间,郑努只是过来露了个脸,就回去玩泥巴去了。
陈联对这事情似乎有些复杂的情感,但他最终什么也没说。
他也知道,形势比人强,当前可以拯救暹罗的,不是郑努,而是赵学宁,所以他什么也没说,参加了这次的军事会议。
会议上,赵学宁分享了目前已知的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