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在大会上的,以此观察员工们的表现。
果然,离开了自己的光环,员工们就开始对他人提出的提案品头论足,出现了不一样的看法,然后对一些提案投出了反对票。
整个兰芳,除了赵学宁,并没有另外一个人具备广泛的威望,这一点是不争的事实。
于是,公司大会的存在意义开始显现。
对于一些涉及到个人利益的提案,当反对者成为多数的时候,赵学宁就会让提案者主动上台进行宣讲,讲述自己提案的缘由和合理性,和反对者面对面辩论,然后再进行二次投票。
如果二次投票还不能通过,那就只能打回提案,不予执行。
这样的情况并不是没有出现过,还出现过不少次,主要都是利益分配的问题。
有些时候争端激烈,就需要能够说的上话的人来一锤定音。
这个人当然就是赵学宁。
当赵学宁有明确指向和目的的时候,就会站出来终结争端,当他站出来的时候,一切争端都没有意义。
不过更多的时候,赵学宁也乐见这种争端在公司大会上激烈的进行,所以对于一些目前没有太大意义的、较为长远的愿景之类的提案争端,他往往不发表意见。
吵就是了,这种事情,只要拿出充分的依据,吵吵有益身心健康。
但是说到底,这些小小派系团体之间的组成、划分和争端并不是兰芳公司时期和共和国时期的政治生活主流。
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兰芳所面对的主要矛盾都是外部矛盾,而不是内部矛盾。
首先,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兰芳并不是这一区域最强大的存在,而是时时刻刻面临被颠覆的危险,这一点,赵学宁一直都在明确,在危机感的号召下,大家都晓得事情的轻重缓急。
其次,赵学宁非常善于给大家树立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
比如他成为奋进号代理船长的时候,就会把英国人和之前所属的那一支船队的尼德兰人管理者树立为大家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