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于承强、丰梅回到宾馆。
吃过晚饭,二人回到自己的套间,查看手机中社交软件给出的最新社交信息。
一位常住鸥浮岛的华人网友缠着丰梅,问这问那,并索要丰梅的照片。
这位网友有个十分雷人的网名——“采小姑娘的蘑菇”。
丰梅一边与之周旋,一边打探各种有用信息。
聊着聊着,丰梅干脆称对方为“蘑菇”。
“蘑菇”抗议道:“叫我‘蘑菇’,这怎么行?我的目的是‘采小姑娘’啊。”
丰梅道:“我不是你要‘采’的‘小姑娘’。我23岁了。”
“蘑菇”的回答是:“23岁?太好了,我最喜欢‘采’20多岁的‘小姑娘’。”
丰梅不无嘲讽地问道:“‘采小姑娘’很好玩吗?‘小姑娘’们会心甘情愿地被你‘采’吗?”
“蘑菇”解释道:“妹纸,别误会。我所说的‘采’,仅指聊天之‘采’。换句话说,‘采小姑娘’,不过是玩笑话。”
说完,那“采小姑娘的蘑菇”将网名改为“正经蘑菇”。
看来这位“蘑菇”,是很幽默的年轻男人。
接着,丰梅将黛雅一家遇到的困境说给“正经蘑菇”听。丰梅告诉对方:黛雅只有五岁,是非常美丽、十分可爱的土著女孩。
与此同时,于承强将在儿童医院拍到的几张照片发给古卡娅,并起身倒了两杯茶。
忽然,于承强的手机屏幕上跳出对话窗口。一位名叫“盖森”的网友,向于承强提出申请:他想成为于承强的“社交友人”。
很快,两位新认识的“社交友人”,开始用英语聊天。
于承强道:“我叫巴甫洛夫,是来鸥浮岛看风景的游客。您是谁?”
对方答道:“我是盖尔森。我是来鸥浮岛度假的游客。”
“我是R国人,您是U国人吧?”于承强问。
“是的。你的眼光真准,仅凭姓名,你就能猜到我是U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