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无奈摇了摇头。
“你们都认为这里没什么问题,实际本身就是个大问题。”
陆管淡然道:“公司项目发展是要讲究盈利的。”
“海乌龟,你告诉我,光是吸引一堆线下漫展里的男性小众群体,能得到多少收益?”
“你考虑过线下投资的回报率吗。”
“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
“即便是一万个人参展,又有多少人会关注到B-HEART的宣传横幅。”
“而且如果项目收入仅仅是靠着二次元群体的粉丝效应,项目组能撑到明年不被砍掉我估计都够呛。”
“他们大多数人都是学生。”
“肯德基都要周四去吃,又有多少谁会为B-HEART偶像买单。”
陆管的一番话顿时让在场所有人引起深思。
这种感觉恍若醍醐灌顶。
是啊!
如果单纯去迎合二次元群体的喜好,根据他们的需求、兴趣去做定位,产品的周期回报率太低了。
毕竟在华夏,这个群体基数还是少数,更何况大部分二刺螈还都是学生党。
主打的就是一个兜里空。
消费能力薄弱,喜欢追求性价比。
罗非不是傻子,自然也听出他的意思,但仍然嘴硬,坚持自己的观点。
“我承认自己的方案前期营销的投入会比较多。”
“但是这也是为了能更好的做出目标市场和定位,快速搭建粉丝群体。”
“只是关于盈利这一方面......”罗非自知心虚,直接将话题转移给他。
“盈利的前提是要先有偶像流量,难道你能想出什么更好的办法吗?”
罗非暗自窃喜自己的聪明,把这个大难题甩给陆管。
说实话在他接触这个项目的时候,其实压根就不太好看。
因为他在海外工作期间,接触到的那些欧美人,他们根本就不关注什么虚拟偶像不偶像的。
更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