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门不掩底相思,闺合难藏底密根;辫草木山川之物类,分军州县镇之程途;讲历代年载废兴,记岁月英雄文武;有灵怪、烟粉、传奇、公案,兼朴刀、杆棒、妖术、神仙;自然使席上风生,不枉教坐间星拱;讲论不滞搭、不絮烦,敷演处有规模、有收拾;冷淡处提掇得有家数,热闹处敷演越长久。可谓曰得词、念得诗、说得话、使得砌,高士赞扬,人才嗟讶,小说者高雅士人也。
小说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外物》:夫揭竿累,趣灌渎,守鲵鲋,其于得大鱼难矣;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至宋代有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之分。文言小说起源先秦街谈巷语,是小知小道的纪录;而白话小说起源于唐宋时期说话人的话本,故事多是来自民间爱恨情仇。不管文言小说还白话小说历经魏晋南北朝及隋唐八百年的发展,其故事发生情节、人物形态言语、自然和社会背景描写日臻完善,异彩纷呈,受人喜爱。
古因仄听了讶异,后山僻静之地还有人大学问,不敢多言,跟着老炉侯走了。
老炉侯不是恫吓两妇人,九道沟深处端的住着牢城营,凡犯法不砍头的罪犯都在这里开凿铁石充苦役,年限不等,一年的数年的也有苦到死的,无暖衣无饱饭不治伤不治病,死了教亲属扛走,没亲属的或不来扛的冶铁时就地炉里烧化了。这一带只此一处州府牢城营,不说声名狼藉泽布诸国,也是四下里骇人听闻,没一个不畏惧的。
古因仄道:“他两妇人因甚争执,半天没听清?”
老炉候道:“不要脸的货,为争汉子吱唔没脸开口。”
走过石桥,盘坡来到半山一窑口、老炉候同宗兄弟家里。老儿全没老炉候精神飞扬,六十之上年纪须发皆白,眼屎窝在眼角,鼻涕挂在嘴上,穿一件直缝皂布袄,趿拖着破鞋,见了来人一巴掌抹了抹脸,抹了一手眼屎鼻涕鞋底上擦了擦又两手搓了搓,唤来老婆打火煮饭。
古因仄瞄了一眼炕头奶娃的小婆娘,老儿就搬来一瓮酒,教古因仄与老炉候、向泰平上炕坐了。不一时老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