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肯定会检查如今的寺院、佛塔、僧人的财产,很可能大部分充公。
综上所述,我们还能有多少的入账?没有了九成的入账我们还能养活多少僧人?还有没有银财修缮寺院佛塔?
所以,不是我要精简九成,而是大明朝廷的政策之下我们只能养活一成、甚至半成的僧人。”
众人脸色急剧变幻着。
若不是法师分析,他们都忽略了这一点。
甭管他们怎么传教,但都无法脱离最基本的温饱的问题。
诸国百姓为什么愿意成为僧人?因为这里管吃管住,相比能活下去,繁琐的清规戒律就不算什么了。
如果都吃不饱,住的地方风吹雨淋日晒,还要遵守清规戒律,百姓脑子有病才会想着出家。
“我们即便想精简,那僧人们也不愿意吧,终究还是有百姓想出家的!”
“僧人愿不愿意,由不得他们!至于百姓们……以后想出家的越来越少!”
法师摇了摇头:“缅甸成为大明的布政司后,大明会有一系列的政策,诸如还地于民,百姓都有耕地耕种,只要劳作,不至于饿肚子;
其次,开办学堂等等,百姓们可以在学堂学到我们各大寺院教授的东西,可以参加科举、入朝为官,不需要我们推荐了;
第三,很多百姓出家是因为不出家一次就无法结婚、经商等等,大明会命令废除这一条;
第四,你们应该知晓大明是有专职管理宗教的僧录司,有专门的律法,到了我们这里也不例外,犯罪无法庇护、也没有特殊地位等等;
综上几条,你们觉得还有多少百姓会出家为僧?”
众人再次沉默了,脸色阴沉如水。
几十年的清修的佛心满是裂痕。
“大明做的这么绝,不……”
“你怎么知道这些不是普通百姓所想?我们僧人、教众虽然很多,但你们好好想象,有多少都只是出家几天、半个月的,走一个过场而已。
真正能静下来心来、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