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是为了试水,那么第二次完全就是恶心评委,制造舆论压力。
其实,开标时,这个项目是可以废标的,因为方案产生了分歧,偏离了企业开源节流的初衷。
但李德明坚持继续评标,最后分数出来时,他脸都黑了,完全一副不可置信的模样。
他生怕最后得分算错了,反复加了几遍,最后分数没错,他输了,输在了轻敌。
李德明以为凭借控标参数和技术条款,余长代表的公司即使拿了最高价格分,在其他部分也不可能超过鹅海科技,但出乎他意料的是。
道玄科技的标书做得几乎完美,挑不出哪怕一丝的毛病,虽然部分资质分未得满分,但所得分值也接近鹅海科技。
只有主观分部分,李德明有意打了最低分,但饶是如此,最终的结果还是让其差点气得背过去。
第二次的质疑虽然找对了方向,但也未能改变最终的结局。
测试的工作进行得比较顺利,一周后的周四下午,终测无问题,鹅城矿业当天下午就发布了中标公告,确认道玄科技正式以218万中标。
兵走险招,虽说一波三折,但最终余长凭借‘奇招’拿下了此项目,而这个项目的操作模式也被写入了道玄科技的历史,被后面诸多新人学习和借鉴。
与其说这个结果是必然,不如说这是余长气运加身,更多的是运气成分,如果当时的评委更多的倾向于李德明,或者强烈要求废标。
那么即使有魏翔和纪委工作部的同志,也不能扭转局面。
而事后,余长分析,李德明之所以不愿意废标重招,是因为他也没有把握在第二次招标中胜出。
为此,他选择将计就计,从而给了余长机会,让其最终胜出。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有时候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
当天下午,余长给黄视通报了喜,同时也解释了先前没有汇报工作进度,是因为一切还没有定论等。
不管黄视通对余长什么意见,反正该说的,该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