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的叫一个起劲。
只有刘备微微一愣,抚须沉思道:
“说起来,公祐他写书信说来,不日将到达徐州……”
“你父子二人也终于能团聚啦。”
说罢,刘备欣慰地拍了拍一脸懵逼的孙彬。
孙彬这才想起来,自己还有一个便宜老爹——孙乾,孙公祐。
这位刘备集团的元老级别人物,历史的上记载可谓是简略到令人发指。
每每翻阅陈寿写的那交给西晋朝廷应付差事的正史史书《三国志》时,孙彬就会由衷地感叹一句:“偏心!”
太他妈偏心了。
整个蜀汉篇章中,只有先主刘备还有丞相诸葛亮的记载还算多些,其中也不乏很多正面故事。
但一到其他人身上,画风就变了一个样。
不得不提的,像关张二人这种,也是粗略的给了一个万人敌称呼,具体战功?
抱歉,我陈寿和九族无冤无仇,还想多活几年。
于是乎,蜀汉豪杰们的故事都被陈寿精巧地安排在了许多其他人的传记之中。
成为一个个历史的碎片,等待后人挖掘。
对此,孙彬也表示理解。
毕竟史官虽然较为特殊,但也是肩膀上顶个脑袋的正常人类。
遇到司马氏一族这种盛产各种抽象、小心眼、傻子、野心家的皇族,学会紧急避险也是无可厚非的。
但画面转到孙乾身上时,陈寿又发力了,而且这会更猛,干脆就几行字结束。
唯一的贡献就是让大家知道有这么号人物,他很早跟着刘备,立了一些功,具体是什么,也是只字未提。
孙彬不禁吐槽起咱这位以惜字如金著称的陈寿前辈:
要么你干脆别单独列出来,列出来又只写一两行,还不如没列传的几个群雄戏份多,着实有点羞辱人了。
现在人眼中的孙乾,恐怕最具显著的标签是大儒郑玄的学生,其余就是一个小透明,往往还贴上个文官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