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乾与刘备这种只是在上千人的场合听过同为汉末大儒的卢植讲“公开课”的学生情况不同,他是有大儒郑玄亲自举荐的人才。
有名师背书,按理说孙公祐的人生应当像开挂一般,先在基层历练数年,随即一步一步从郡走到州治所,再成为某地的一把手。
或就此提拔到京城与他老师一样,成为一代大儒。
但现在,乱世的脚步将这些美好的规划踩的稀碎。
自灵帝死后的数场大乱已让孙乾无法再潜心研究老师传授给他的儒学。
孙乾明白,这样一个百姓无法安居乐业,连活下去都成为一种奢望的时代。
众人需要的是一位英雄,一位能够结束这天下乱局的英雄。
而自己虽为一介儒生,但若是能做到追随这位英雄脚步,做些利国利民的好事,也算不枉费读了一辈子的儒学经典。
不枉此生来这世上走过。
相较于许多郁郁不得其主或得其主不对其时的人才来说,孙乾无疑是幸运的。
正值壮年的他,等到了他心中那位能够结束乱世的人。
没有演义中先侍奉陶谦后侍奉刘备的桥段。
这里的孙公祐在其人生中的第一位所追随的主公,就是刘玄德。
而在自此到他生命最后这十五年内,他还是继续追随着自己初心所在,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驾!”
一边不断挥舞着手中的马鞭,孙乾一边麻利地摘掉自己做的伪装。
那夹杂银丝的花白头发,乃至脸上故意凸显的皱纹都是孙乾所做的伪装。
长髯依旧,但面孔却不再是那位眼神犀利的老者,而变成了一副正值壮年,精神饱满的模样。
乱世之中,像孙乾这样的外交人员也不是完全安全的。
先不提个别君主有喜欢弑杀外交人员的习惯,就在这一路上所要经历的危险就够大部分人吃一壶的。
但,有反直觉的是,孙乾选择了伪装成一位更容易被盗匪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