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博士、黎萍等人离开琼海,去三亚的途中,路过五指山、白沙一带,他们来到一个地方,看见当地的黎族村民正在跳黎族竹竿舞。神话博士说:“我从武汉来到海南,我一直关注黎族非物质文化,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黎族竹竿舞。”
竹竿舞顾名思义,是舞蹈者以八根竹竿为道具的舞蹈。八根长竹竿,两根为一组,平行排放成四行,每两根竹竿,合着音乐鼓点节奏,一开一合。舞蹈者,紧跟竹竿节奏,踩着锣鼓节拍,在变幻莫测的竹竿间,灵巧蹦跳,舞步潇洒。
黎萍说:“我记得,一年年“三月三”活动前夕,我带着旅行团结伴驾车去五指山、白沙、琼中等地的黎族村寨采风,并参加“三月三”活动。我们来到白沙,黎族百姓为了欢迎我们,邀请我们看竹竿舞。舞前,黎族同胞在晒谷场,平行置放两根4米长的大竹竿或木条作垫架,间隔为2.5米半左右,其上横放着4对八根3.5米半长的竹竿作跳杠。
舞时,两边各蹲4人,各人双手握住竹竿的末端,按照一定的节奏,在垫架上张合敲打,声音响亮悦耳。阿槟、阿榔与黎族青年男女,趁各对竹竿一张一合的间隙,两脚不断地替换,敏捷地上蹿下跳,前冲后躲,左转右闪,在避过双竿张合击打的同时,跳出各种优美的舞蹈动作。持竿者手舞足蹈,不断发出“嘿!呵嘿!”的声音,豪迈洒脱的场合气氛,给人激情彭拜的感觉。
内地来了几个老师,忍不住要尝试竹竿舞。一位北方来的教师,因为步态不熟练,被竹竿夹住脚。一位武汉来到青年老师怕被竹竿夹住脚而胆怯,结果也被夹住脚。广西来的老师毕竟是舞蹈老师,跳过竹竿舞,她步态轻盈。还有一位河南的中年游客,因为脚步缓慢,被竹竿夹到,站立不稳,一屁股坐在地上,让游客哄堂大笑。他既觉得惭愧,又觉得好笑。此刻,跳竹竿舞的黎族小伙子,像猴子一样,机灵敏捷,在竹竿面前,应变自如,令游客们感到非常钦佩。
神话博士说:“这竹竿舞不是纯粹的舞蹈,好像是游戏活动。”黎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