阔的国家而言,铁路平时有利于运输,战时有利于调兵,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华夏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条条路,是1881年开始修建的唐山至胥各庄铁路,也就是唐胥铁路,它是成功并保存下来加以实际应用的第一条铁路,从而揭开了华夏自主修建铁路的序幕。
-----------
我们说华夏铁路的成绩显著,但背后又面临了诸多问题。
这些问题的根源,也是因为当时清政府的羸弱所导致的。
修建铁路,最重要的事情,那自然就是资金问题。
以京张铁路为例,这条全长不过200公里的铁路,就要耗费了700万两银子的巨资,这笔钱足以购买两艘铁甲舰,如“定远”和“镇远”。
而京汉铁路这种大动脉级别的铁路,更是耗费了高达4000多万两银子的资金,足够组建两支北洋舰队。
当时的清政府因为《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的巨额赔款而债台高筑,他们面临着一个严重的问题:如何筹集到足够的资金来修建这些铁路呢?
在当时,很多西方列强都支持华夏修铁路,而且都有很高的热情,甚至他们想主动帮助华夏修建铁路。
当然了,他们并不是好心,而是为了更好的瓜分当地的资源,也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清政府在早期,无论如何都不会同意让洋人来给自己修建铁路的。
因为洋人的条件非常的不能接受。他们不仅贪婪地想要榨取更多的钱财,还要求清政府使用他们的工程师、铁轨和机车,甚至还要求将铁路的经营权作为抵押。
清政府虽然昏庸无能,但也不愿意被洋人这样坑害,加上民间抗议的声音越来越大,于是逐渐放弃了以路权抵押借外债的融资模式。
然后清政府又想了一招,那就是通过“官督商办”的模式来解决这个问题。
即铁路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归国家所有,同时发行股票吸引民间资本投资。
然而,当时的有钱人对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