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川在感慨,想起来刚才看见苗建国和李欣惊讶的表情就有些想笑。当初自己看见张无忌的时候也差不多吧。
华山,陈川要去,苗建国也要去。除了信息差,他们的想法都一样。只是不知道苗建国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到了哪一步。过去几年不堪的经历始终萦绕在陈川心头,这让他一直都活得小心翼翼。
既然目标一致,陈川没有拒绝苗建国他们跟着。虽然谈不上各怀鬼胎,但三人还是在互相防备着。
带着两个累赘,陈川辛苦挖的野菜都不够分,只要是没毒能垫肚子的在这里都是野菜。可能是陈川的古风太重,除了感谢和奉承三人只有多次无效地试探,就连李欣也没透露一点他们的信息。而这个世界陈川自己知道的也不多,他搞清楚明朝已经很不容易了。他一个读书人能当着老乡的面问人家当朝皇帝是谁?
荒野露宿,陈川一般本着能上树就上树,一个人尽量不燃火的原则。感受着火焰带来的温暖,陈川把树枝扔进火堆里,伴随着腾起的灰烬,没等走出渭南,最后一页《九阴真经》已经被他烧完了。从一开始他就做好打算,既然武功已经记下了,带上华山是不可能,正好用来引火奢侈一把。
苗建国想和陈川一起上华山,被陈川婉拒了。有过生死经历的他知道,这些江湖人疑心重的很,苗建国的试探不过是通过语言,李欣可以拉拉袖子,江湖人想试探可是直接用剑的。如果跟着他们上山,被赶出来已经是陈川想到的最好的结果了。
他认为现在不是上山的好时机,先熟悉华阴的地界,做一个行走的江湖郎中。这样做有三个打算,其一,他需要完善自己的过往,熟悉了周围能让他的黑户变得更合理;其二则是让这里的人们也熟悉自己,让将来的华山能接受自己的存在;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现在不到华山收徒的时间。
江湖门派收徒分为几种,平常人家过不下去了把孩子送上山,主动山上学武的有钱人总体上很少;门派内部从外面捡回来;开门收徒。无论哪种都是既看眼缘,更看资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