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朝会,杨思敬将拟好的使团成员名单呈递上去,皇帝扫了一眼,然后将名单上的人物一一点名,询问众臣意见。
里边除了一个工部右侍郎赵孟仁职务比较高之外,其他都不是什么太过紧要的人物,大家当然不会反对。
最后这成员名单算是确定了下来。
接下来,便是和礼部确定出发日期,还有随行的仪物了。
仪物就是送给瓦剌人的礼物。这些东西,都是国家报销的。
按照常理说,以前瓦剌人来大雍朝,哪怕什么都不带,都能获得大量的赏赐。
大雍朝这种打肿脸充胖子的事儿干得多了,不这样做如何彰显天朝上国的气度与富庶?
而这次,去瓦剌迎接前皇,人家好吃好喝得供养了你一年,你这礼物怎么着也不能差吧?
因此当杨思敬兴高采烈拿着“条子”去礼部要东西的时候,却被浇了一头冷水!
礼部官员表示没钱、没礼物……什么都没有!
杨思敬第一反应就是不可能!
礼部尚书胡源洁可是四朝元老了!他不会这么没分寸!
而且主张迎回前皇的一事中,胡源洁也是发起人之一!可以说他和于骞,都是同一立场的!
他怎么可能在这个关键时候使绊子?
杨思敬想不通,最后干脆跑到胡源洁家问起原因了。
结果胡老看到杨思敬后,也是一脸羞愧。
“哎……这仪物之事,还得杨大人多多费心了。这些钱你先拿着,就当是我的一点心意了……”
第2/2页)
胡老一边说,一边递给杨思敬三千两银票。
杨思敬顿时明白怎么回事儿了!
感情又是陛下小心眼发作啊!在这仪物上卡脖子了。
胡老为官清正,能拿出三千两银子,已经算是相当大方了。杨思敬又怎么忍心要他这笔钱?
出了胡府,杨思敬也是满心惆怅。前皇的命途……多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