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六子接下来的工作重点,就是给这些人上“思想政治”课。
而谢余也开始对这一千五百人的队伍,进行重新编制!
一千五百人分成了五支队伍,每支队伍三百人。
这三百人为一连,首领为连正和连指导!
其中连指导负责政工,不负责作战指挥与军事训练。
但在关键时候,也要能顶替连正的工作!
之前从应州投奔过来的十位大当家,暂时成为这五支队伍的首领。
谁是连正谁是连指导,谢余也一并安排好了。
对谢余的安排,大家当然不会有意见。
而白石寨的一百位“老人”仍旧保持原有的编制,六子任连正,陈忠为连指导。
这支队伍,谢余称之为尖刀连!
装备方面,谢余离开的这半年时间里,陈忠始终不曾放松对诸位工匠们的要求。
因此这复合弓的数量,完全可以满足人手一把的需求。
倒是那箭矢相对来说有些少了。
但是孙家庄那两千多老人妇女,就是寨子的生产力。
而且前段时间,陈忠频繁采购各种原材料,寨子里目前制作箭矢的材料是不缺的。
技术总监宋长庚把大家召集过来,简单的介绍了一下配重箭的制作过程,很快这箭矢的产量就提上去了。
接下来的几天,谢余给六子、陈忠、雷虎、晁荣等人集中开小灶,给他们讲解最先进的战争理论和战术问题。
而在教授大家的时候,卓卿也经常的跟着旁听。
白晓楠对此非常不爽,她表示卓卿狼子野心,肯定是想着学会了谢余的战术理论,回去以后教给瓦剌人,然后让瓦剌人打大雍。
谢余倒是一副无所谓的态度。
唯独卓卿,听了白晓楠的话后,挺着高耸的胸膛笑道:“怕我回去的话,就让谢余娶了我呀!娶了我,我一辈子跟着他,哪儿都不去!那你担心的事情,自然就不会发生了!”
对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