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恩大德!”
随着这股热潮的扩散,天下百姓都意识到这次的皇帝与自西晋以来的所有帝王截然不同。他不仅是一位励精图治的君主,更是一位真正关心民间疾苦,愿意打破阶级固化、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展现才华的领导者。这一刻,民心所向,万众归心。
顷刻间,全国各地的百姓奔走相告,无数读书人争先恐后涌向县衙报名参加科举考试,场面蔚为壮观。
举国上下沉浸在一片欢腾之中……
另一边……
在连接河东与长安的古道上,太原城外的一座小酒馆孤独地矗立着。
这座酒馆由一名瘸腿老汉谢仲元经营,他本是读书人出身,却因性情耿直不阿,在五胡十六国时期遗留下的世家门阀中难以立足,遂在晚年用微薄的积蓄在这荒凉之地搭建起一间草屋,开了这家小酒馆聊以度日。
平日里,由于去长安的人稀少,酒馆生意冷清,赚取的铜钱也寥寥无几。
这天午后,谢老汉正在酒馆内休息,和一位前往长安省亲的汉子闲聊,讲述着他祖上曾是东晋名门建安谢家的故事,尽管他的言论常被路人嘲笑,但谢老汉早已习惯,甚至有些乐此不疲。
汉子听后,一如既往地调侃道:“老谢头,你这牛皮都吹了一辈子了,就不能省省力气?”谢老汉却坚持道:“你这后生好不知事理,当年建安谢家的地位比今日太原王家也不逊色,怎可算作吹嘘呢?”汉子反唇相讥:“那你说说看,这么厉害的谢家现在在哪里?你自己连个老婆都没有,还在这里吹嘘。”
谢老汉并未生气,反而淡然一笑:“想当年西晋司马炎自比刘彻,号称晋武帝,坐拥万余嫔妃,而今你能认出几个复姓司马的皇族后裔?”
汉子一时语塞。
谢老汉接着说:“所以别以为太原王氏如今权势熏天就能长久不衰,数百年后,还不是同样烟消云散。”
汉子再次嘲笑道:“你也知道要等几百年啊,人家太原王氏现在可是如日中天,朝廷上下哪处没有他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