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科举制度,加上大量印制书籍的印刷术,或许百家归心也不久矣。
即使是荀子都异常心动,有印刷术支持的话,他出书岂不是很容易。
甚至是荀子感觉几年后会迎来百家第二次争鸣的繁盛时代,何等让人热血澎湃!
惊叹之余,荀子也感觉有些遗憾,不知道自己是否能活到那个时候。
百家文化互相的碰撞,会是何等的壮阔。或许大秦在嬴政的统治下,将会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
…………
在沛县的一家酒馆里,几个青年男子在饮酒吃肉,谈论今日从咸阳传来的制度。
“萧兄。秦朝竟然施行了前无古人的科举制度来选拔人才,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一个穿着破烂,仿佛流浪汉一般的中年男子,喝了一口酒后问道。
穿着吏服的名为萧何,对面喝酒的是刘邦。
萧何叹息道:“虽然不想承认,但如果真能摒弃对于百家的糟粕,取其精华,那大秦以后的命数真不好说啊。”
“是啊。若是给他搞成了,不知六国的人才会不会放弃国破家亡的恨意,也会放弃成见的去参加考核呢。但我感觉,儒家是必然会去的,对于儒家而言,眼前的科举较为偏向他们。法家同样如此。”萧何的另一名好友曹参如此说道。
“我看萧兄不如也去试试如何,以萧兄的学识,我怕是当大秦的宰相也搓搓有余吧。”刘邦哈哈笑道。
“不不,你们太抬举我了,我哪有那个本事。何况,有李斯在,即使学富五车,要当宰相可不容易啊。喝酒,管它做什么,好好的当一个小吏不好吗,也落得个悠闲自在。”萧何不以为意的说道。
但同时,萧何也很好奇大秦的一招科举,究竟能在现在苛刻的法家律法,六国贵族野心勃勃的环境下,起到什么样的巨大作用。
“哈哈,不知道那什么科举,屠狗的要不要,要的话,某家可以试一试。”身后的一个光头壮汉,也是大笑着说道。
樊哙,是沛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