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索了一夜,淳于越终于决定去参加二十五天后的科举考试。
是为了自己的前程,为了所谓知行合一,自己所学有所作为。
…………
“宣兵部尚书袁崇焕觐见!”
得知袁崇焕回京后,第二天朱由检就将他召到金銮殿面圣。
很快,一个风尘仆仆的中年男子出现在朱由检面前,“臣参见陛下。”
“免礼。哈哈,爱卿回来的正是时候,有爱卿在,朕也能睡得安稳些。”
对于袁崇焕,朱由检也头疼,不知如何安排他为好。
主要是他在历史上争议太大了,有人说他是奸臣,大明朝灭亡的导火索,也有人说他是忠贞无双。
所以要是继续重用袁崇焕,必须要承担一定的风险。
“陛下言重了。”
朱由检的盛赞,也是让袁崇焕有几分惶恐。
“如今马上就要秋收,鞑子很可能会在今年秋收前大举南下,不知爱卿可有御敌之良策。”朱由检继续道。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臣在镇守辽东多年,多次与鞑子交战,明白鞑子不是那么可怕。但我军粮饷从未给足,装备也都十分寒酸。只要能给足粮饷装备,抗击鞑子不难。如果陛下给臣一个机会,臣有把握五年光复辽东。”
朱由检听完,颇有些无语。
他能有那么多钱才行啊,一年的粮饷大概需要两百万两白银以上。
前几任皇帝亏空了大明的底蕴,导致现在国库空虚,查抄魏忠贤获得了那笔钱,都不够填补士兵们的粮所欠的一年粮饷。
即使是国库能那么大的军备支出,到了士兵手上能有一半算不错了,其余的估计都会被上层官员给贪污完毕。
至于袁崇焕夸大的五年光复辽东,或许是想让自己再次得到重用的说辞。
历史上的袁崇焕,也是如此回应崇祯皇帝。
想了想,朱由检没打算让袁崇焕带兵对敌,只是给予了兵部尚书的职位。
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