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摇头说道:
“这幅《西湖春景》的出处,我也不知道,没查到与之相关的信息”
“大约三年前,我在哈佛大学附近的一个跳蚤市场上发现了这幅水墨山水”
“这幅画作虽然没有作者署名,但水准不错,保存情况却很差”
“心喜之下,也是出于保护的考虑,我才买下这幅山水画”
“一同买下的,还有一幅王献之的《十二月帖》,当然,那是后人临摹的作品”
“那幅《十二月帖》同样没有作者署名,题跋和钤印很少,似乎跟这幅画作出自同一地方”
“《十二月帖》就在这幅画作的旁边,你也可以看看”
说着,他伸手指了指博物架上的另一个卷轴。
顺着他手指的方向,萧然一眼就看到了那个小小的卷轴。
看到那个卷轴的一瞬间,他眼中飞速闪过一片笑意,稍纵即逝。
之前他通过透视,在流云斋发现的两个超级大漏,正是南宋四大家夏圭的《西湖春景》,以及这幅《十二月帖》
这幅《十二月帖》当然不是王献之真迹,但它却是北宋书法大家米芾临摹的,是米芾的真迹。
王献之的《十二月帖》流传到宋代,机缘巧合落到了米芾手中。
米芾对《十二月帖》爱到了极致,不但时常临摹,创作了很多摹本,还将其刻在了石碑上。
后世流传下来的《十二月帖》,大多都源自米芾。
源自《十二月帖》,收藏在故宫里的米芾《中秋贴》,就是其中一个版本,但只是《十二月帖》的一部分。
但世人哪里知道,目前世界上仅存且最完整的米芾《十二月帖》,居然收藏在波士顿的流云斋里。
在这幅《十二月帖》上,并没有米芾的署名,仅有几个名人题跋和钤印,却无法确定真正的出处!
正因为如此,这幅《十二月帖》才无人问津,一直放在流云斋的博物架上吃灰。
直到萧然从流云斋门前经过,透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