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度。
然而这也有一个缺点,之前1:1投射的光刻机,光源会直接将整块晶圆都笼罩在其中,所以放置晶圆的工件台都是固定的。
但第四代光刻机,由于电路图案通过光学系统缩小,所以直接照射在晶圆上一小块区域,这就导致放置晶圆的工件台需要不停移动,才能把整片晶圆都利用完。
所以第四代光刻机需要非常精密的步进电机,还有精密的光学精缩系统。
许阳虽然能设计出一款先进的步进电机,但这年头可没有数控机床,想要生产出来只能手工制作各种零件,而且时间也需要很久。
至于光学精缩系统,系统奖励的图纸上倒是有,许阳只要给出相应的尺寸,就能将各种镜片磨出来。
不过有镜片还不行,还需要经过复杂的调试。
这也需要花费非常长的时间。
综合考虑之下,许阳打算先将第三代投影光刻机弄出来,然后再利用这种光刻机,生产出一批性能还算过得去的芯片。
像这种第三代投影光刻机,精度完全依赖于掩膜版,而掩膜版理论上精度最高能达到1微米。
当然,这只是理论上。
1978年intel研制的8086处理器,就是用第三代投影光刻机制造出来的,它的精度达到了3微米,基本上已经达到了极限!
许阳皱着眉头,拿着笔画着光刻机图纸,首先是光源,毫无疑问是使用高压汞灯。
高压汞灯并不罕见,1906年就研制出来了,作为照明工具。
国内虽然从62年才研制出高压汞灯,但作为常用的照明工具,许阳想要买到高压汞灯并不困难。
高压汞灯能释放出紫外线,哪怕直到八九十年代,依旧是光刻机常用的光源之一。
而光学系统则是两块反射镜,只要计算出具体的尺寸,就能通过人工磨制出来。
其他就没有什么难度了。
当然,仅仅有了光刻机还不行,还需要生产晶圆的单晶炉,与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