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选拔官吏人才,是用何等办法?”
蔡邕不假思索地说道,“当然是举孝廉!”
“不对!父亲,董公子,还有一种办法,那就是袭承爵位!”
“不错,蔡琰小姐说的是。”
董羽继续说道,
“可这样的办法,注定是大部分所举荐选拔出来的人才,都是出身名门望族,”
“亦或是一些大儒名家的子弟,”
“反而大量的真正有才学的人,不能获得官位,从而将自己的才学用于治理天下。”
“这就导致了现如今的天下,农民的儿子始终是农民,而三公的子弟就算不能成为三公,也至少是个二千石以上的前程!”
蔡邕和蔡琰父女听得连连点头,
董羽所观察世间的角度确实十分新颖,
蔡邕补充说道,
“确实,其实我们儒家的一些大儒们,在前几年黄巾之乱的时候,”
“就已经考虑过这个问题,只是他们考虑的没有董公子如此深远。”
但他也紧接着提出了自己的疑问道,
“董公子,既然你想了如此之多,那么这个问题可有解决之法呢?”
董羽伸出了三根手指头,不慌不忙地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开,科,举!”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