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寒。”
“如今陛下刚刚登上皇位,就在想变法之事,还是有些操之过急。”
“变法的事情,绝不是一朝一夕,也不是只靠一代人的时间,就能完成的事情,所以一定要谋而后动。”
“正如陛下所说,如今朝堂之上,尽是洪武旧臣,应天之外,皆是鹰视狼顾之辈,实非变法的好时机。”
“为今之计,咱们最应该做的,还是稳固在朝堂的势力,步步为营,待羽翼丰满之时,方可进行变法。”
作为历史上颇为成功的改革家,张居正对于变法事情,可谓是慎之又慎,他知道变法的艰难,也因此会更加重视变法前的准备。
朱榕闻言,缓缓点了点头,接着询问道:
“既然如此,张先生以为,朕该如何丰满朕的羽翼呢?”
“很简单。”
张居正成竹在胸,无比自信的说道:“陛下可分三步,不断蚕食朝堂上的势力,直到大权在握,一言九鼎。”
“第一步,自然是拉拢和打压。”
“作为登基的新皇,陛下应当在朝堂之上建立威信,打压老臣,是为威,提拔新臣,是为恩。”
“恩威并重,陛下定能收获一批铁杆嫡系。”
“第二步,自唐朝之后,新皇登基一般都会开恩科。”
“陛下要想笼络天下士子之心,开恩科是最好的办法。”
“自洪武高皇帝登基以来,科举考试寥寥无几,民间不知有多少学子期盼着恩科。”
“若是陛下能在这个时候开恩科,并且允诺每三年开一次科举,必定能收拢天下士子之心。”
“要想治理天下,就必须要重视读书人,这也是臣刚才阻止陛下处决宋濂的原因。”
“宋濂在大明文坛的地位,非同小可,一章送东阳马生序,就足以奠定宋濂大明文坛魁首的位置。”
“若是陛下杀了他,肯定会引起士林的震荡,对陛下的名声也会造成不好的影响。”
“与其杀了他,不如好好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