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嬴政略带好奇地看着自己的长子,想要知道他先天对什么学说比较感兴趣。】
【因为扶苏学完七国之言,到现在也不过才仅仅四岁,所以秦王嬴政也没打算太过正式的教导扶苏,准备以他的兴趣为主。】
【看看扶苏先天对哪一方面的学说比较感兴趣,他就简单给扶苏讲讲。】
【等扶苏再年长两岁之后,他再另找专门的百家博学之士来教导扶苏。】
【至于说四岁的扶苏知不知道诸子百家各自代表着什么,这个倒是不用担忧。】
【在过去一年的识字教导中,他也或多或少地简单讲过一些诸子百家的内容。】
【所以扶苏对于诸子百家,也算是有一个基础的了解的。】
天幕下,代表着法家的李斯、代表着兵家的王翦、代表着墨家的相里氏墨等大秦文武,皆是目露期待之色地看着另一个公子扶苏。
毕竟这个世界的长公子扶苏是肉眼可见的亲近儒家,他们自然希望另一个世界的长公子扶苏能够亲近他们。
当然,像代表着儒家的博士淳于越则是期待着另一个世界的长公子扶苏也同样选择他们儒家。
这样就更能够表明他们儒家的正确性了。
就连秦皇嬴政也对另一个世界扶苏的选择,多出一抹好奇。
毕竟这个世界的扶苏已经长歪了,他很好奇另一个看起来还没有长歪的扶苏会选择哪家之言。
【在秦王嬴政的注视下,扶苏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我想学史!”】
【学史!】
【学史家之言!】
【这个答案可以说是完全出乎了秦王嬴政的预料之外,毕竟秦王嬴政有想过扶苏可能会选择法家、儒家、甚至是墨家等等。】
【但是,秦王嬴政就是没有想过扶苏会选择学习史家。】
别说另一个世界的秦王嬴政没有想到扶苏会想要学习史家之言了,就连天幕下这个世界的一众大秦君臣也没有想到另一个扶苏居然会想要先学习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