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下的秦皇嬴政、武成侯王翦、左丞相隗状、右丞相王绾、廷尉李斯等大秦一众君臣也是赞同的点了点头。
天幕上的太子扶苏的想法非常好!
但是,下一刻,它就是我们的了!
感谢天幕上的太子扶苏,为他们指点迷津。
现在他们也知道如果想要让天下黔首以后都能够吃得上不带壳的麦饭的话,应该往哪些方向去努力了。
“果真不愧是朕的好大儿、亲儿子!”
秦皇嬴政如是想道,看着天幕上的太子扶苏,眼中的满意之色又多了两分。
“果然真不愧是大秦的太子殿下,当真事事皆益于秦。”
一众文臣武将如是想道,对于他们来说,只要有一个明确并且正确的前进方向给他们,那么凭借他们的能力,很快便能够搞出来或多或少的成果。
而且该说不说,天幕上的太子扶苏对黔首百姓衣、食、住、行、耕种等事宜的深入了解,也的确为他们不少人补了补课。
毕竟在场的众人,可以说全部都是王公贵族、士族。
真要说有多么的了解黔首百姓的衣、食、住、行、耕种等事宜,那也是不太可能的。
说句最简单的,在场众人就没有谁真正下田耕种过!
又或者说,有过下田耕种经历的人,根本就没有资格站在这里。
因为如果你在这个时代需要下田耕种的话,那么就意味着你根本就没有时间、精力、金钱与人脉去读书识字!
而如果你连读书识字都做不到的话,那么你还想做一个文官,哪怕是最低级的秦吏都是不够资格的。
因为最低级的秦吏都是要识字,并且要求熟读秦律的。
只有这样作为秦吏的你才能够去告诉百姓,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做了就是犯法,需要受罚。
而文官之路走不通的话,那么武将呢?
这确实是一个好办法,同时也是秦国黔首唯一一个能够从底层爬上来,站到在场一众文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