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他们开始排查这几个人了,分给张新民和小汤、邓勇的就是邹权,昨天他们就了解完了他的基本情况,张新民对他俩说:“我想去他家里看看。”
三人驱车接近两个小时才到邹权家里,进门之后把两人都震惊了,这个家太贫穷了。
邹权的家是靠着村里祠堂建的,这样他们就能少盖一扇墙了,家里的床上躺着一个六十多岁的男人,接待他们的是一个头上包着毛巾的女人,看上去应该也有五六十岁了,在这聊了很久他俩才出村,张新民一直没说他爷爷家其实是隔壁村的。
出了村张新民就把车靠边停了下来,张新民说:“家里一个瘫痪半边的爸,上海有个上大学的妹妹,这种人应该不会作案啊。”
小汤和邓勇也回应了他的想法。
张新民又继续说道:“但是邹权找不到人证明这次几次作案他都在家,这样是无法让他摆脱嫌疑的。”
小汤立即说:“咱们去他出租屋看看?让房东给我们开门,他不是在住院吗?”
张新民和邓勇对视了一下,张新民说:“我觉得可以。”
邓勇立刻说:“不符合规矩啊,假如真的不是他我们就会惹上麻烦的。”
中午他们到了安置区邹权租房子的那一栋,在打听到房东电话以后他们跟房东讲明了情况后房东给他们开了门,这三个人在房间里并没有找到实质性的证据,但是他们看到了枕头边上的那本书,还有整个房间里面那种出奇的干净和整洁。
由于房东陪着他们在房间里面检查,这三个人在房间里什么都没说,检查了鞋柜的鞋,翻找了一下衣柜就走了。
他们三个回到车上以后才开始说话,小汤关起车门就说:“开车开车,这家伙问题很大。”
张新民边开车边说:“不是问题很大,就是这家伙干的。”
邓勇质问道:“鞋柜的谢是39码的,和现场的鞋印都对不上,你们怎么觉得会是他呢?”
小汤立即顺着邓勇的话说:“首先这家伙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