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出问题啊?”
苏溪亭看不出来也很正常,毕竟他年纪大了,视力和观察力不能和我相比。
还有,他是从鉴定古董真赝的角度去找破绽,而我,是从做旧师的角度去看这件物品的做旧技艺和手法。
比如,用的是什么工具,会留下什么痕迹,用的是什么材料,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
而这件瓶子,坦白讲做的真不错,绝对达到了精品的程度。
对于做旧师来说,做旧仅仅是一门手艺,仅仅作用于一件物品而已。
但是对于特定买家来说,买苗、养苗,然后将苗卖出十倍百倍的价钱,可不仅仅是作用于一个物件,而是在做一个大局。
价值越是不菲的苗子,养的时间越久,局就越大越复杂。
对于刚刚这件清雍正釉里红云龙纹玉壶春瓶来说,瓶子虽做的不错,但终是百密一疏。
因为卖家多余的话让我发现了锔钉的问题,从而引起了我的戒心,让我最终发现了问题所在。
“这件瓶子做的的确够好,而且仿出来至少十年以上了,而且一直在用心的盘着。所以,瓶子上没有任何贼光,也没有那种化学药剂去贼光的滞涩感。还有,这仿制的人不但用心,还别出心裁,反向思维。他不按常规将这底子接续到瓶子上重新烧制,而是故意做一件价值低了很多的锔补件。如此,就完全降低了鉴定师的戒心。”
苏溪亭听的不禁点头。
看的出来,我的话说到了他的心里,估计先前他也是如此想的。
“锔钉本身并没有问题,锔补的技法都是比较传统的技法。但是身子与底子的接口用的胶不对。”
第2/2页)
“胶?”苏溪亭听的眉头一皱,似乎有些吃惊。
我点点头,“卖家说这件瓶子一直都是这样没变过,至少也有百年时间。而百年前,黏合瓷器不可能使用透明的AB胶。”
“透明……”
苏溪亭嘀咕一声,先是一愣,随即眉头一松,一脸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