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做旧水相对来说能够将瓷器上的火气去的恰到好处,不会太影响釉面的光泽。
所以,一件高仿的瓷器,基本上都是用草本做旧水来去火气贼光。
而我手上的这件,就是用的草本做旧水。
只不过,也许是配制的时候比例没调好,蒿草味大了些。
也或许是太仓促了,做旧的人没处理干净残留就出手了。
这件哥窑梅瓶,算得上是件高仿,甚至还往上点。
因为瓶子本身做的没有留下明显的破绽。
唯一可惜的是,屁股没擦干净。
但是一般不了解做旧这个行当的人,哪怕是个资深藏家也多半是看不出来的。
有些遗憾,我轻轻放下这件哥窑。
又去看其他的东西。
我拿了几件瓷器,可是越看越不对劲。
每一件瓷器,竟然都隐隐有股蒿草的味道。
和刚刚那件哥窑梅瓶一模一样。
都是赝品?
都是赝品不奇怪。
要知道这摊位上的瓷器是五花八门,无论是时间,还是器型品类都是各种各样的。
奇怪的是,竟然都是用同一种配方的做旧水?
也就是说,这些东西都是同一个人或者同一个组织做出来的。
而且,时间也几乎差不多。
难道这摊主是从别人那儿批发过来的?
或者
我不禁抬头看了看彩条布后的摊主。
他正面无表情的看着正在研究辽三彩的那位买家。
这家伙,难道就是做旧师?
我低头又扫了一眼这摊子上的所有瓷器。
如果这里的东西全部都是赝品,那这家伙多半是个做旧师了。
或者,至少是做旧团队中的一员。
我快速的将其余十几件还没看的瓷器统统拿过来看了一眼。
确切点说,是闻了一闻。
我有点吃惊!
也并不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