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都到位了,现在就可以取样了。
而取样,其实才是最关键的。
取样师pattOn拿出了他的专业工具,先用红外线标定取样的方位。
但是标定方位前,先征求买卖双方的意见。
“买卖双方,对于取样方位有没有特别要交待的?”
我耸耸肩,“我无所谓的,问买家了。”
“听专家的,pattOn先生你觉得取在哪里合适?”
铜爷直接把这个问题交给了pattOn,毕竟人家是职业取样师。
“瓷器取样的原则是尽量最小化对瓷器的减值,所以,一般都从底部最厚实的地方钻孔。这两件水仙盆,最厚实的地方就是四个足了。如果没问题,我建议各选一件,从其中一足取样。”
pattOn说完看着我和铜爷。
铜爷点点头,“我也是这么认为。”
而我则再次耸耸肩,“可以啊!只要你们觉得好看就行了。”
我说着话不禁很随意的瞄向一旁观看取样的麦威廉。
麦威廉一听我这话,就不禁“嗯”了一声。
“麦先生,您有什么高见?”铜爷不禁转头看向了麦威廉。
“没有没有,只是觉得四个足打一个空是有点不好看。不过,取样么,这也是没办法的。”
“那既然这样,干吗不正中间打个孔呢?这样多好看呢!”
我是随口一说。
但是麦威廉却跟着附和起来,“其实在正中间打孔自然最好了,就怕厚度不够。”
“厚度没问题,我们取样仅仅只要5毫米就行了。这钧瓷的特点就是厚实,这一对水仙盆刚刚我测了,底部正中间厚度差不多7毫米。真取,也是可以的。”
pattOn说的是“真取”,这两个字很关键。
言下之意,其实还是不太建议。
因为仅仅7毫米厚度,需要取样出来的是5毫米,剩余仅2毫米,万一手抖一抖,那这瓷器可就是被打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