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山东,河南,南直隶,北直隶一些州府县,光是佃农都有上万人,孔府下人都有上千人。”
朱雄英说着,继续道:“我想,这次衍圣公府和兖州知府之所以联名上书,说屁话是其次的,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他们自己想趁机发国难财。”
“衍圣公府又不缺粮,这么好抬高粮价的机会,怎么会不干呢?”
“还有,山东大旱,兖州府最为严重,那为何曲阜孔家的那些良田没有受旱灾影响??”
朱雄英看着满脸沉思的两人,问道:“为什么?”
“不知道。”
朱元璋大脑已经懵了,他洪武元年和洪武十年,都分别赏赐过孔府良田,帮助建设孔府。
为的就是想笼络天下读书人的心,让天下人看看,新朝是对读书人很礼待的,是很看重读书人的,所以格外对孔圣人的后代很好。
但他是从来没想过这些问题,没想过孔府会有这么多田产,这么多土地之后,会什么样。
“因为孔府后面有一个湖田,平时用水闸蓄水,这湖田离汶水很近,这条河又跟运河相交。”
朱雄英说着,再纸上画出位置,继续道:“兖州府附近的一些小河流干枯,但是孔家的湖田却能保持水流。”
朱元璋道:“即便如此,也动不了孔家啊。”
“有又有一条毒计!”
朱雄英目光一凝,看着两人。
“动衍圣公,会不会不太好?”
朱标有点担忧的道:“毕竟是天下读书人的标榜,孔圣人之后,如果动了,怕会乱了天下读书人的心,这样做太冒险了,以后不再赏赐孔家就行了。”
“这次咱支持太子,他的担忧是对的。”
朱元璋说着,又道:“衍圣公牵连着天下读书人的心,不能动。”
那些世家,地主,乡绅,文官,再怎么动,都是这些人自己的问题,但是动衍圣公,那就代表着,朝廷不认孔圣人了,也就是不认天下读书人。
“听我说完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