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卖完了。
姥姥中午加班,又做了一锅玉米拐棍,送玉米拐棍的时候,元妮儿也跟着去了,她还拎过去两台收录机并几盒磁带。
一看收录机,姥爷的头顿时大了,“可千万别在这儿放。”
什么爱嫖才会赢,小孩子们会学坏的。
元妮笑了笑,“姥爷,你放心吧,放的是单田芳评书。”
毕竟小人书店是公共场所,元妮不会没事儿找事。
“评书?这个好。”姥爷立刻高兴了,他也有爱听的,一个是评书,另外一个就是秦腔。
秦腔的唱腔高亢凄厉,不太符合当地的审美观,并不适合在小人书店播放,但评书可不一样了,这玩意儿老少咸宜,谁都爱听,有些人还能说两段。
给姥爷这边播上评书之后,元妮就拎着另一台收录机去了隔壁,给四舅舅配的歌曲是太阳岛上,还有流行的电影金曲。
“唉呀,妮儿,你给爹那边拎一台就行了,我不要,这玩意儿太金贵了。”四舅舅两只手都沾满了机油,想拦又不敢拦。
“这台是送给你们的,先放在铺子里边听着,等你们搬新家了之后,再把收录机拎回去。”
一共买了十台收录机,元妮儿早就做了规划,主要以送人和自用为主。
四舅舅推辞不过,只好红着脸收下。
有了收录机和玉米拐棍之后,两家店铺的生意明显好了。
有些人不住附近,为了听会儿音乐,还会特地绕路过来修车。
至于小人书店,简直是人满为患,以前只有孩子,现在还多了不少老年人。
这些老年人都是评书爱好者,虽说收音机里头也有评书连播,可那每天只播一集,听着不过瘾,而小人书店则是无限播放。
于是这些爱听评书的老头老太太,都以带孙子为借口,成天坐在小人书店不走。
姥爷尝到了甜头,再也不提把收录机拿走的事情了。
就在一个平常而又热热闹闹的午后,老队长领着陈大勇找到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