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得到歧山大师的解惑指点,是每个修行者都梦寐以求的事情。
很久以前,岐山大师很乐于点化世人,每点必中,所有的预言也都实现了。
直到岐山大师点化了一个人,引发了烂柯寺血案,自那之后,岐山大师便隐居这里,数十年足不出户,亦极少见人,更不曾再预言过只言片语!
那个人叫莲生!
清欢又重新过上了念经的日子,只是小时候上午念经,下午下山玩耍,但如今上午念经,下午陪岐山大师下棋。
他也跟岐山大师一样,变得足不出户了。
至于袈裟,至于修为,清欢全然不放在心上,岐山大师也同样不闻不问,二人就好像从未发过之前的事一样。
“咳咳……”
几个月过去,清欢的伤还没有好,原本精壮的身体也变得消瘦了一些,足不出户让古铜色的皮肤逐渐变白。
盯着眼前的棋盘,清欢思索着按下一子。
岐山大师笑着紧随其后下了一子,顺便把棋盘边的汤药推了推。
清欢面色一苦,犹豫了一下,还是端着碗将汤药一饮而尽,苦的五官皱成一团。
“我现在还算臭棋篓子吗?”清欢问道。
岐山大师笑着道“不算太臭,勉强是个棋篓子。”
“有进步就行。”
清欢满意的点点头,看着棋盘,一边思索一边道“之前说到夫子让我去长安,在长安入城的第一天,我就见到了两个很有趣的人。”
“什么样的人?”
“一个叫宁缺,他跟我一样,懂很多道理,可以活的自在,但他不肯放下心里的仇恨,反而活的很苦很累。”
“他跟你一样,有宿慧?”
“应该不一样。”
清欢思索着道“我的道理是悟来的,所以遇到事会按照心中道理行动,但他的道理更像是别人告诉他的,所以遇到事后他只会凭自己心意行动,直到被人点醒,才想起来他懂得那些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