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送周琳上了滴滴。
陈牧这才转身回到宿舍。
今天收购的实验室只是为接下来的进化之路提供物质基础。
接下来的研究才是重头戏。
“我现在的身体能力毫无疑问已经趋于人类的极限。”
“可这真的是人类基因的极限吗?”
“还是说,这其实只是某一阶段的极限?”
在等待毕业答辩到来的时间。
陈牧紧赶慢赶地开始了人体进化的研究进程。
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实验设计——进行实验——结果落地。
这就是一条完整的实验流程。
“为什么自然界中有这么多的生物在身体能力方面都要优于人类呢?”
这是陈牧正在思考的问题。
即便抛开狮虎这样大型猛兽对人类身体素质全方面的碾压。
一些动物或昆虫对比人类同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电鳗的放电能力,水熊虫的超级适应力,灯塔水母的返老还童等等。
而陈牧现在研究的课题是。
——以蝾螈为代表动物的超强再生能力。
蝾螈的再生能力有多么离谱呢?
这么说吧,就算头断了都可以重新长出来。
就像是在车迟国的孙悟空。
一颗脑袋砍了又长,长了又砍,随便怎么造都不会死。
除此之外。
其他诸如海星、栉水母、海参、蚯蚓等动物同样拥有惊人的再生能力。
认真观察,可以很明显得到一个规律。
这些再生能力强大的生物基本上都是一些微型、小型的生物。
这就引出了第二个问题。
为什么中大型的哺乳动物都没有再生能力呢?
然而,这个问题的真相是:
中大型的哺乳动物不是没有再生能力,而是被抑制了再生基因的表达。
包括人类!
许多人可能不知道